您当前的位置:奕枫仪器 > 技术应用 > 大气环境  > 机场气象装备设置标准与建议

机场气象装备设置标准与建议


作者: admin 日期:Mar-27-11 新浪微博分享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朋友社区
一 前言
依据国际民航公约附约3 国际航空气象服务(ICAO ANNEX-3,July,2001)之建议,每一个国家应儘可能在其领土内的机场成立必要之航空气象台,并依照机场大小、跑道类别及航行需求,在适当地点安装必要之气象装备,以利航空气象台能提供正确之航空气象观测资料。为确保航空气象台所发布的观测资料能具有代表性,有关机场气象装备的设置地点,除要类似综观气象测站考虑仪器的暴露环境外,下列事项亦应特别注意:
(1) 观测资料对机场区必须具有代表性,尤其是起飞和降落区。
(2) 符合国际民航公约附约14 机场设计与运作(ICAO ANNEX-14,July,1999)之障碍物限制规定。
(3) 位于机场某地带(strip)内之气象装备必须採易断(frangibility)结构。
(4) 架设地点是否满足地形需要、电源供应和通信容易等条件。
本文主要系依据国际民航组织第8896 号航空气象实务手册(ICAO DOC8896,1997),及机场气象感应器美国联邦设置标准(FCM-S4-1994 ,August,1994)之相关规定和建议,并参照台北飞航情报区之飞航需求而撰写,其内容可做为规划、建置各级民航机场气象设备之参考标准。
由于机场地理环境之複杂程度及大小范围各有不同,再加上机场跑道有目视和仪降进场之区别,故在考虑气象装备建置时,首先必须明确了解要架设装备之所处环境,后再依气象感应器之选址标准,选择最符合相关规定的地点架设,即可满足机场飞行操作之航空气象需求。
二、 装备与架设环境
(1)风向风速计(Anemometer and Wind vane):依需求分别设置于机场跑道中间及两端著陆区(touchdown zone)附近,用于量测跑道风向风速,其感应器高度应离跑道面6~10 公尺。距离感应器150 和300 公尺半径周围内之障碍物(obstruction)高度应分别比感应器低4.5 和3 公尺以上。
如因地形複杂无法完全符合上述条件,感应器与障碍物之距离起码应保持障碍物高度之十倍距离,以免影响风场资料观测之正确性。
(2)能见度计(Transmissometer):依需求分别设置于机场跑道中间及两端著陆区附近,用于量测机场能见度,其感应器高度离跑道面可介于1.5~4.25 公尺之间,其中以2~3 公尺为最佳高度。距离感应器 30 公尺内之草本植物应修剪至25 公分以下,且附近应避免有闪光及中度光源干扰,以免影响能见度观测资料之正确性。
(3)跑道视程感应器(Runway Visual Range sensor):依需求配合能见度计13设置于跑道中间及两端著陆区附近,用于量测驾驶舱(5 公尺)至跑道面间平均高度2.5 公尺之跑道视程,通常其感应器高度和能见度计一样离跑道面约1.5~4.25 公尺之间,其中以2~3 公尺为最佳高度。
(4)云高计(Celiometer):通常设置于精确跑道( precision runway)中信标台(middle marker),有时亦可设置于跑道著陆区附近,用于量测进场区(approach area)或著陆区之云高,其感应器高度离跑道面应不超过1.5 公尺,通常为1.2 公尺。感应器附近应避免有闪光或中度光源干扰,以免影响云高观测资料之正确性。
(5)温度露点感应器或温度溼度感应器(Temperature and Dew pointsensors):配合一套风向风速计设置于跑道附近,用于量测跑道飞机引擎高度附近之空气温度和露点,通常其感应器约离跑道面1.5±0.3 公尺,且有通风良好之外罩保护以免受辐射影响温度量测;距离感应器 30 公尺内之草本植物应修剪至25 公分以下,且附近应避免人为条件如大建筑物、冷却水塔、柏油路⋯等等存在,以免影响温度观测资料之正确性。
(6)气压感应器(Pressure sensor):通常设置于耐风雨(weatherproof)的设施内,其感应器可设置于室内或室外。惟大部份情况下,室内良好的通风效果常会使高度表拨定值产生±0.6hPa 的误差,因此,气压感应器目前常设置于室外,并使用适当的通风介面(vent interface)装置,以使测量之气压值符合标准。为避免气压感应器因气流通过所产生的偏差,通风介面应避免受潮和吹气,同时也应避免设置在温度变化迅速及地表容易震动的地方。设置于室外之气压感应器高度至少应离跑道面1
公尺以上,30 公尺以下。
(7)空盒气压计(Aneroid Barometer) :通常置于气象观测室内,用于量测高度表拨定值(altimeter setting)之平均海平面气压QNH。QNH 系依标准大气温度(15℃)及大气递减率(0.65℃/100 公尺)而得。空盒气压计应避免放置于温度突变或曝露于直接热力或日光之下,且应固定免于震动,以免产生误差。
(8)自动雨量计(Automatic rain gauge):配合一套风向风速计设置于跑道附近,用于量测降水量或(及)降水形式,其感应器离跑道面应不低于2公尺,通常以3 公尺为最佳高度。如仅需量测降水量,则此项设备亦可採用离跑道面高度约1 公尺、直径8 吋或12 吋承雨口之倾倒式雨量仪(Recording precipitation gauge)替代。雨量计之感应器应远离树木、建筑物和其它障碍物,以免影响雨量观测之正确性。本项装备应含显示和记录装置。
(9)风向指示器(Wind direction indicators):为机场目视导航设施,依ICAO规定每座机场应设置1~2 套于跑道两端或中间附近,作为航机起降和滑行主要目测机场风向风速之用,其风向袋应为截头圆锥形,由布料製成,长度应不小于3.6 公尺且较大尾端直径不小于0.9 公尺。风向袋的颜色14应选择至少在高度 300 公尺能配合背景清楚看见风向袋并理解其指示;另风杆高度最好选择离跑道面约6~10 公尺之间,且应符合跑道地带内应採易断施工之相关规定。此外,为利航空器辨识,至少应有一个风向袋的位置使用直径为15 公尺、宽1.2 公尺的白色环带予以标示。在夜间使用机场,至少应有一个风向袋设有照明。如机场地形特殊,亦可在主要风袋之外,于跑道著陆区附近增设长约2.4 公尺、较大尾端直径约0.45公尺及风杆高度约3 公尺之小型照明风向袋,以辅助著陆区风场局部情况之目测。
(10)福丁式水银气压计(Fortin Mercury Barometer):为测量大气压力及气压变量之标准仪器。通常设置于温度稳定或变化缓慢之气象观测室或气压室内,其悬挂地方应远离热源或通风口,且任何时候都应防止阳光直射。它可作空盒气压计校正之用。
(11)空盒气压仪(Aneroid Barograph):为测量测站气压、最高与最低气压及时间、气压变量、趋势及特性等之自记观测仪器。通常设置于温度稳定或变化缓慢之气象观测室或气压室内。
(12)最高最低温度计(Thermometers,Maximum and Minimum):通常放置于百叶箱中的木架上,用于测量每日最高和最低气温。
(13)乾湿球温度计(Thermometers,dry and wet bulb):通常放置于百叶箱中的木架上,用于测量大气温度、水气压、露点温度和相对湿度。
(14)温湿度仪(Thermograph and Hygrograph):为测量大气温度和相对湿度之自记观测仪器,通常放置于百叶箱中。
(15)阿斯曼乾湿计:设置于气象观测室内,为手动量测温度露点之气象仪器,当跑道温度露点计或温度溼度计故障时可做为备份之用。
(16)百叶箱(含最高、最低及(或)乾湿球温度计木架):设置于气象观测园内,箱身置于四脚木架上,箱底距地高度约120 公分,四脚之构造宜坚实,箱门宜朝北,其材质为桧木,涂以白色油漆;其外型体积最小不得少于长76.2×宽76.2×高82.5 公分,前面有活动枢纽门,具双层箱顶及似窗之四壁,其每一窗叶形之间隔,可使空气流通,内附最高最低及(或)乾湿球温度计木架,以利置于箱内之最高、最低温度计及乾湿球温度计之精确量测。
三、气象感应器选址标准与建议
(1)本节所提供之气象感应器选址标准(criteria)与建议是根据ICAOANNEX-14 有关机场跑道地带(runway strips)、跑道种类(runway category)、跑道长度、跑道宽度以及助导航设施等配置规定,并参考机场障碍物(obstacle)转接面斜率(transition surface slope)有关气象仪器设置之规定订定。
(2)机场跑道地带范围视跑道长度及跑道种类定有不同之限制宽度。通常机场跑道长度分为(1)800 公尺以下(2)800~1200 公尺(3)1200~1800公尺及(4)1800 公尺以上四个等级。而跑道种类则分仪器精确进场(Instrument precision approach)、仪器非精确进场(Instrument non-precision approach)及目视非仪降(Visual/Non- instrument)等三种跑道。其中仪器精确进场又分成CAT-I、CAT-II 及CAT-III 等三类跑道。
(3)仪器精确进场系指跑道具有仪器降落设备(Instrument landingsystem;ILS)或微波降落系统(Microwave landing system;MLS)之助导航设施称之。
(4)仪器非精确进场系指跑道无ILS 或MLS,而有左右方向定位台(Localizer type directional aid;LDA)或测距仪(Distance measuring equipment;DME)之助导航设施称之。
(5)机场障碍物转接面依跑道种类有内转接面和转接面两种设计。内转接面之障碍物高度与内部地带之水平距离比,1、2 级精确进场跑道为1:2.5(40﹪);3、4 级精确进场跑道为1:3(33﹪)两种不同斜率。转接面之障碍物高度与外部地带之水平距离比,除仪器精确进场不分等级均为1:7(14.3﹪)之斜率外,1、2 级机场为1:5(20﹪);3、4 级机场为1:7(14.3﹪)两种不同斜率。
(6)仪降跑道地带:1、2 级机场之跑道限制宽度为距跑道中心线两侧75 公尺;3、4 级机场为150 公尺。
(7)非仪降(目视)跑道地带:1 级机场之跑道限制宽度为距跑道中心线两侧30 公尺;2 级机场为40 公尺;3、4 级机场为75 公尺。
(8)内转接面地面限制宽度:CAT-I 之1、2 级机场限制宽度为自距跑道中心线两侧45 公尺起,以 1:2.5(40﹪)之斜率向外、向上延伸;CAT-I、II、III 之3、4 级机场限制宽度为自距跑道中心线两侧60 公尺起,以1:3(33.3﹪)之斜率向外、向上延伸。
(9)转接面地面限制宽度:CAT-I 之1、2 级机场限制宽度为自距跑道中心线两侧75 公尺起,以 1:7(14.3﹪)之斜率向外、向上延伸;CAT-I、II、III 之3、4 级机场限制宽度为自距跑道中心线两侧150 公尺起,以1:7(14.3﹪)之斜率向外、向上延伸。
(10)气象感应器除温度露点和降水这两种感应器,可在环境条件许可下,选择远离跑道的其它地点架设外,风、云高、能见度、RVR、气压等感应器应儘可能选择距跑道中心线相当长度的地方集中架设,以免违反跑道地带和障碍物转接面斜率之规定。
(11)风向风速感应器距跑道中心线之最短距离,通常以测风杆6~10 公尺之障碍物高度斜率换算成水平距离后,再加上跑道四种不同限制宽度(30、40、75、150 公尺),就可得出下列八种不同参考数据,惟因环境因素无法将测风杆或塔设置于下列范围内,而必须架设在更短的距离时,为了飞行安全,应採易断设计。
(12)目前之风向风速感应器距跑道中心线之最短距离,如不符合上述标准,西元2010 年1 月1 日以后须採易断设计。
(13) RVR 感应器通常架设于仪器精确进场跑道附近,应距跑道中心线66~120 公尺间,因位于跑道地带内,应採易断设计。惟西元2010 年1月1 日前ICAO 并未规定易断之结构。
(14)能见度计通常架设于仪器非精确进场和目视机场跑道附近,西元2010年1 月1 日以后须採易断施工。其距跑道中心线距离建议:
a)仪器非精确进场跑道应界于75~150 公尺间。
b)2 级目视机场应界于45~70 公尺间。
(15)云高计如架设于跑道降落区附近,西元2010 年1 月1 日以后须採易断施工。其距跑道中心线距离建议:
a) 仪器精确进场跑道应界于66~120 公尺间。
b) 仪器非精确进场跑道应界于75~150 公尺间。
c) 2 级目视机场应界于45~70 公尺间。
(16)气象感应器选址最重要的三个步骤是:
a)确定机场地带与障碍物转接面斜率、了解机场跑道之进场程序是属于目视飞行规则(VFR)或仪器飞行规则(IFR),并确定助导航设施之17位置和高度。
b)勘察机场地理环境、蒐集机场气象资料和分析机场气候特徵。
c)决定气象感应器位址时,除非因特殊之地理环境因素,须将感应器架设于跑道地带内,否则应避开机场跑道地带及遵守转接面之斜率规定。对架设于跑道地带内之感应器杆柱或塔架须採用易断品材料,以确保飞机起降安全。
(17)为精确量测机场一条或多条跑道上飞机起降区域之代表性气象资料。有关气象感应器设置数量,几乎取决于机场环境和跑道气象条件之差异程度而定。通常地形平坦、气象条件均匀之机场,其感应器数量较少;反之,地形粗糙、气象条件不均匀之机场,依需求其感应器数量较多。
四、结语
机场航空气象观测资料之准确性与代表性,与航机飞航操作之安全性关系极为重要。因此,如何依机场地形、跑道长度、周遭物体等环境条件,适当的规划气象装备的设置地点,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与课题。过去,由于民航气象作业和维护单位对气象装备之设置标准并不太注意ICAO 之相关规定,以致于部份装备的架设观念,长久以来一直与ICAO 的标准与建议有所出入;如今,原有观念已逐步获得改善。为使国内各民航机场的气象装备能符合相关设置规定,民用航空局飞航服务总台今(92)年再笔者努力下,已重新修订完成「各级民航机场气象装备设置作业要点」,并拟订一套中长程改善计画,预定自九十三年度起逐步实施。届时,希望各机场之航电和气象负责人员能参考本文所述之标准与建议,妥善规划与架设,以减少场面气象设施对机场飞安之潜在威胁。